究竟无我
尔时,须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善男子善女人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。佛告须菩提。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。当生如是心。我应灭度一切众生。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。何以故。须菩提。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。所以者何。须菩提。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。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。不也。世尊。如我解佛所说义。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佛言。如是如是。须菩提。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。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。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。汝于来世当得作佛。号释迦牟尼。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。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。何以故。如来者即诸法如义。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。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。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于是中无实无虚。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。须菩提。所言一切法者。即非一切法。是故名一切法。须菩提。譬如人身长大。须菩提言。世尊。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。是名大身。须菩提。菩萨亦如是。若作是言。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。何以故。须菩提。实无有法名为菩萨。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。须菩提。若菩萨作是言。我当庄严佛土。是不名菩萨。何以故。如来说庄严佛土者。即非庄严是名庄严。须菩提。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。如来说名真是菩萨。
白话文
白话文翻译:
这时,须菩提恭敬地问佛陀:“世尊,如果有善男子、善女人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(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),他们应当如何安住自心?又该如何降伏妄念?”
佛陀回答须菩提:“善男子、善女人若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,应当这样想:‘我应当度化一切众生,但度化一切众生后,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真正被我度化。’为什么呢?须菩提,如果菩萨执着于‘我相’、‘人相’、‘众生相’、‘寿者相’,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须菩提,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‘法’可以让人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。”
佛陀又问:“须菩提,你认为如何?如来在过去世跟随燃灯佛修行时,是否得到了某种法,从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?”
须菩提回答:“世尊,根据我对佛法的理解,如来在燃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某种固定的法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。”
佛陀说:“正是如此!须菩提,确实没有任何法能让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。如果有这样的法,燃灯佛就不会为我授记说:‘你将来成佛,名号释迦牟尼。’正因为没有固定的法可得,燃灯佛才为我授记。为什么?因为‘如来’的含义就是一切法的真实本性(诸法如义)。如果有人声称如来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,须菩提,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法可得。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,既非真实存在,也非虚无,因此如来说一切法都是佛法。须菩提,所谓‘一切法’,其实并非固定不变的法,只是假名为‘一切法’。”
佛陀接着举例:“须菩提,比如有人说‘人的身体高大’……”
须菩提回应:“世尊,如来说‘人身高大’,其实并非真正的高大,只是假名为‘高大’。”
佛陀说:“菩萨也是如此。如果菩萨说‘我要度化无量众生’,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。为什么呢?须菩提,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‘菩萨法’。因此,佛说一切法皆无‘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’的分别。如果菩萨说‘我要庄严佛土’,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。为什么呢?如来说‘庄严佛土’,其实并非真正的庄严,只是假名为‘庄严’。须菩提,如果菩萨能彻底明白‘无我’的真理,如来才称他为真正的菩萨。”
解释:
这段经文的核心是破除一切执着,尤其是对“我”和“法”的执着。
无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:菩萨度化众生,却不能执着于“我在度众生”或“众生被我度化”,否则就落入“四相”的分别之中,无法真正觉悟。
无所得法:佛陀强调,真正的觉悟(无上正等正觉)并非依靠某种固定的“法”获得,因为一切法本性空寂,不可执着。
诸法如义:“如来”代表真理,即一切法的真实本性(如如不动)。觉悟不是得到某种东西,而是证悟万法的本来面目。
无实无虚:觉悟的境界既非实有(不可执着),也非虚无(并非断灭),超越二元对立。
一切法皆是佛法:世间一切现象,只要不执着,都能成为觉悟的助缘。
真正的菩萨:能彻底明白“无我”真理的人,才是真正的菩萨,因为他不再被任何概念束缚。
这段经文教导修行者要超越一切概念、执着,以无住、无相、无我的心态修行,才能真正契合佛法的真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