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界通化
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。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。如是。世尊。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。须菩提。若福德有实。如来不说得福德多。以福德无故。如来说得福德多。
白话文
白话翻译:
“须菩提,你怎么想?如果有人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珍宝来布施,这个人因为这样的因缘,得到的福报多吗?”须菩提回答:“是的,世尊,此人因这样的因缘,得到的福报非常多。”佛陀说:“须菩提,如果福德是真实存在的,如来就不会说得到的福德多。正因为福德本质是空性的,如来才说得到的福德多。”
解释:
1. 布施的比喻:用“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”比喻极大的物质供养,表面看福报无量,但佛陀借此引出更深层的智慧。
2. 福德的空性:佛陀指出,若福德是实在、可执着的,便有限量;但福德本质是“无”(空性),不执着于相,才能超越有限,成就真正的无量福报。
3. 破执显真:通过否定“福德有实”,揭示修行应离相——不执着福德的多少,才能契合无为法,达到究竟的功德。
4. 辩证逻辑:以“说多”为假名,破除对福德的贪着,引导众生体悟无相布施的般若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