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信希有

须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。佛告须菩提。莫作是说。如来灭后后五百岁。有持戒修福者。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。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。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。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。须菩提。如来悉知悉见。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。何以故。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。无法相亦无非法相。何以故。是诸众生。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。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。何以故。若取非法相。即着我人众生寿者。是故不应取法。不应取非法。以是义故。如来常说汝等比丘。知我说法。如筏喻者。法尚应舍。何况非法。

白话文

【白话翻译】
须菩提向佛陀请教:“世尊,未来会有众生听到这样的经文教义后,产生真实的信心吗?”佛陀回答:“不要这样怀疑。如来灭度后第五个五百年(末法时期),若有严守戒律、广修福德的人,能对这些教义生起信心,确信其真实不虚。这样的人,并非偶然在一两位佛或三五位佛前种下善根,而是已在无量佛前积累了深厚善根。哪怕仅在一念间生起纯净信心,须菩提,如来都完全知晓、明见。这些众生将获得无量福德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已超越‘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’,既不执着‘法相’,也不执着‘非法相’。

若心中执着任何相(包括自我、他人、众生、寿命的概念),便是落入四相;若执着‘法相’(教法为实有)或‘非法相’(否定一切法),同样会陷入四相。因此,既不应执着‘法’,也不应执着‘非法’。正因如此,如来常告诫弟子:我所讲的佛法,如同渡河的竹筏——过河后便应舍弃。真正的教法尚且不可执着,何况那些虚妄的‘非法’呢?”

【内容解释】
1. 正信难遇:佛陀强调,对空性真理的信心极为稀有,需多世累积善根方能契入。末法时代持戒修福者,若能一念净信,皆因宿世深厚因缘。
2. 破四相与二边见
- 四相: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,代表一切执着。
- 法相与非法相:执着教法为实有(法相)或否定一切(非法相),都是偏执。真理超越两边,连“空”的概念也不可住着。
3. 筏喻:佛法是指向真理的工具,而非真理本身。如同渡河后需舍筏,悟道后亦不可执着佛法名相。
4. 福德根源:离相净信者得无量福德,因心无所住,契合空性,故能广纳法界功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