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经功德
须菩提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。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。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。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。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。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。须菩提。以要言之。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。如来为发大乘者说。为发最上乘者说。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。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。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。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何以故。须菩提。若乐小法者。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。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。须菩提。在在处处若有此经。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。当知此处则为是塔。皆应恭敬作礼围绕,以诸华香,而散其处。
白话文
白话译文:
须菩提,如果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在清晨以恒河沙数那么多的生命布施,中午又以恒河沙数生命布施,傍晚再次如此布施,这样持续百千万亿劫,以无量生命行布施。但若有人听闻这部经典后,生起坚定的信心而不违逆,他所获的福德已胜过前者,更何况是抄写、受持、读诵并为他人解说这部经呢?须菩提,简而言之,此经具有无法想象、不可衡量、无边无际的功德。如来是为发大乘心的人、发最上乘心的人宣说此经。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并广为他人解说,如来完全知晓、见证此人,他将成就不可计量、不可思议的功德。这样的人,便是肩负如来无上正等正觉使命者。为什么呢?须菩提,若执着于小乘教法,沉迷于自我、他人、众生、寿者等分别见解,便无法信受、读诵此经,更无法为人解说。须菩提,无论何处,只要有这部经典,一切世间的天、人、阿修罗都应供养,此地即如佛塔,众人皆应恭敬礼拜、绕行,以鲜花香物虔诚供养。
解释:
1. 布施与持经功德的对比:以恒河沙数的生命布施虽功德极大,但听闻《金刚经》并生起信心,其福德更胜前者。强调法布施(传播智慧)远胜物质甚至生命的布施。
2. 经典的无上价值:此经专为发大乘心者(志在普度众生)和最上乘心者(追求究竟解脱)而说,其功德超越常规计量,能成就不可思议的觉悟境界。
3. 受持经典的深远意义:受持、弘扬此经者,实为继承如来觉悟事业,与佛法融为一体。反之,若执着小乘或世俗分别见解,则难以领悟经义。
4. 经典的神圣性:经典所在之处即如佛塔,象征佛法真谛的在场,值得一切众生礼敬供养,突显般若智慧(空性智慧)的至高地位。
核心思想:通过对比凸显《金刚经》的殊胜,指出般若智慧能超越一切有为功德,破除执着,引导众生迈向究竟解脱。受持此经不仅自利,更能利他,是成佛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