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化非真
须菩提。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。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。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。云何为人演说。不取于相如如不动。何以故。
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
佛说是经已。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,比丘尼,优婆塞,优婆夷。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。闻佛所说皆大欢喜。信受奉行。

白话文

【白话文翻译】
“须菩提,如果有人用堆满无数世界的珍宝来布施,而另有善男信女发愿修行菩萨道,能受持这部经典,甚至只是其中的四句偈语,并为人讲解,他的福德胜过前者。如何为人讲解呢?不执着于表象,内心如如不动。为什么呢?

一切因缘所生的事物,
如同梦境、幻象、泡沫、光影,
如朝露,亦如闪电,
应当这样看待。”

佛陀说完此经,长老须菩提与在场的比丘、比丘尼、在家男女信众,以及天界、人间、阿修罗等众生,听闻后皆欢喜信受,依教奉行。

【内容解释】
1. 福德比较:强调精神修持胜过物质布施。用无量珍宝布施虽有大福报,但领悟并传播佛法真理(如《金刚经》核心义理)的功德更殊胜。
2. 演说关键:弘法者需“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”——不执着外在形式,保持内心安定,契合佛法“空性”本质。
3. 偈颂核心:以六种无常现象(梦、幻、泡、影、露、电)比喻“有为法”(因缘和合的现象),揭示万物虚妄不实、刹那生灭的真相,引导众生超越执着。
4. 结尾效应:听众的“欢喜奉行”体现佛法既能启迪智慧,又能指导实践,达到自利利他的效果。

(注:译文与解释均紧扣文本,避免添加外部背景信息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