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无所化

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。我当度众生。须菩提。莫作是念。何以故。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。若有众生如来度者。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。须菩提。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。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。须菩提。凡夫者。如来说即非凡夫。是名凡夫。

白话文

白话文翻译:
须菩提,你怎么想呢?你们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念头:“我应当度化众生。”须菩提,不要这样想。为什么呢?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众生是如来所度化的。如果有众生是如来度化的,如来就会执着于“我”“人”“众生”“寿者”这些分别相。须菩提,如来说“有我”,其实并非真的有一个“我”,只是凡夫之人自以为有“我”。须菩提,所谓的“凡夫”,如来说他们本质上并非凡夫,只是假名为凡夫。

解释:
这段内容的核心是破除对“度化众生”的执着,阐明佛法的空性智慧:
1. 无众生可度:如来(觉悟者)不会认为自己在度化众生,因为众生本具佛性,觉悟是众生自身的因缘成熟,并非如来强行赋予。若执着“我能度人”,便落入“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”的分别,反而背离佛法。
2. “我”的假名性:如来说“有我”,是随顺世俗语言的表达,实则无独立的“我”存在。凡夫因无明而误认“我”为实有,但本质上“我”只是因缘和合的假象。
3. 凡夫即非凡夫:凡夫与佛性本无差别,只是迷悟不同。说“凡夫”是方便引导的称呼,其本质与佛无二,故“非凡夫”。

总结:这段经文强调觉悟者不执着于度化众生的相,众生与佛性本是一体,破除对“能度”“所度”的二元对立,回归无分别的实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