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合理相
须菩提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。于意云何。是微尘众宁为多不。甚多。世尊。何以故。若是微尘众实有者。佛则不说是微尘众。所以者何。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。是名微尘众。世尊。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。是名世界。何以故。若世界实有者,则是一合相。如来说一合相,即非一合相。是名一合相。须菩提。一合相者,则是不可说。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。
白话文
白话翻译:
“须菩提,如果有善男子、善女人将三千大千世界粉碎成微尘,你觉得这些微尘的数量多吗?”须菩提回答:“非常多,世尊。为什么呢?如果这些微尘是真实存在的,佛就不会说它们是微尘了。因为佛所说的‘微尘众’,本质上并非真实的微尘众,只是假名为‘微尘众’。世尊,如来所说的‘三千大千世界’,本质上也不是真实的世界,只是假名为‘世界’。为什么呢?如果世界是真实存在的,那它就是一个‘一合相’(整体聚合的假象)。但如来说的‘一合相’,也并非真实的‘一合相’,只是假名为‘一合相’。须菩提,‘一合相’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,但凡夫俗子却执着于这种虚幻的现象。”
解释:
这段内容通过“微尘”和“世界”的比喻,阐述佛教“缘起性空”的核心思想:
1. 破除实有执着:微尘和世界看似存在,但本质是因缘和合的假象,并无独立不变的实体。佛说“微尘非微尘”“世界非世界”,意在否定人们对现象绝对真实的执着。
2. 一合相的本质:“一合相”指事物看似整体的聚合,实则是无常、无自性的暂时组合。凡夫误以为它是真实,而觉悟者明白其虚妄性。
3. 言语的局限性:真理(如“一合相”)超越语言概念,但凡夫因贪执现象,强加名相分别。
——这段开示引导修行者超越对物质世界(微尘、世界)和概念(一合相)的执着,体悟空性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