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三·楚王死
楚王死,太子在齐质。苏秦谓薛公曰:“君何不留楚太子,以市其下东国。”薛公曰:“不可。我留太子,郢中立王,然则是我抱空质而行不义于于下也。”苏秦曰:“不然。郢中立王,君因谓其新王曰:‘与我下东国,吾为王杀太子。不然,吾将与三国共立之。’然则下东国必可得也。”
苏秦之事,可以请行;可以令楚王亟入下东国;可以益割于楚;可以忠太子而使楚益入地;可以为楚王走太子;可以忠太子使之亟去;可以恶苏秦于薛公;可以为苏秦请封于楚;可以使说薛公以善苏子;可以使苏子自解于薛公。
苏秦谓薛公曰:“臣闻谋泄者事无功,计不决者名不成。今君留太子者,以市下东国也。非亟得下东国者,则楚之计变,变则是君抱空质而负名于天下也。”薛公曰:“善。为之奈何?”对曰:“臣请为君之楚,使亟入下东国之地。楚得成,则君无败矣。”薛公曰:“善。”因遣之。
谓楚王曰:“齐欲奉太子而立之。臣观薛公之留太子者,以市下东国也。今王不亟入下东国,则太子且倍王之割而使齐奉己。”楚王曰:“谨受命。”因献下东国。故曰可以使楚亟入地也。
谓薛公曰:“楚之势可多割也。”薛公曰:“奈何?”“请告太子其故,使太子谒之君,以忠太子,使楚王闻之,可以益入地。”故曰可以益割于楚。
谓太子曰:“齐奉太子而立之,楚王请割地以留太子,齐少其地。太子何不倍楚之割地而资齐,齐必奉太子。”太子曰:“善。”倍楚之割而延齐。楚王闻之恐,益割地而献之,尚恐事不成。故曰可以使楚益入地也。
谓楚王曰:“齐之所以敢多割地者,挟太子也。今已得地面求不止者,以太子权王也。故臣能去太子。太子去,齐无辞,必不倍于王也。王因驰强齐而为交,齐辞,必听王。然则是王去仇而得齐交也。”楚王大悦,曰:“请以国因。”故曰可以为楚王使太子亟去也。
谓太子曰:“夫剬楚者王也,以空名市者太子也,齐未必信太子之言也,而楚功见矣。楚交成,太子必危矣。太子其图之。”太子曰:“谨受命。”乃约车而暮去。故曰可以使太子急去也。
苏秦使人请薛公曰:“夫劝留太子者苏秦也。苏秦非诚以为君也,且以便楚也。苏秦恐君之知之,故多割楚以灭迹也。今劝太子者又苏秦也,而君弗知,臣窃为君疑之。”薛公大怒于苏秦。故曰可使人恶苏秦于薛公也。
又使人谓楚王曰:“夫使薛公留太子者苏秦也。奉王而代立楚太子者又苏秦也,割地固约者又苏秦也,忠王而走太子者又苏秦也。今人恶苏秦于薛公,以其为齐薄而为楚厚也。愿王之知之。”楚王曰:“谨受命。”因封苏秦为武贞君。故曰可以为苏秦请封于楚也。
又使景鲤请薛公曰:“君之所以重于天下者,以能得天下之士而有齐权也。今苏秦天下之辩士也,世与少有。君因不善苏秦,则是围塞天下士而不利说途也。夫不善君者且奉苏秦,而于君之事殆矣。今苏秦善于楚王,而君不蚤亲,则是身与楚为仇也。故君不如因而亲之,贵而重之,是君有楚也。”薛公因善苏秦。故曰可以为苏秦说薛公以善苏秦。

白话文

楚王去世时,太子正在齐国做人质。苏秦对孟尝君(薛公)说:”您何不扣留楚太子,用他来交换楚国东部的土地?”孟尝君说:”不行。如果我扣留太子,楚国另立新君,那我就白白握着一个无用的人质,还会背上不义之名。”苏秦说:”不对。如果楚国另立新君,您就对新王说:‘把东部土地给我,我就替您杀掉太子。否则我就联合三国共同拥立太子为王。’这样一定能得到东部土地。”

苏秦的计谋可以实现多重目的:既能请求出使楚国,又能迫使楚王立即献地;既能帮齐国索取更多土地,又能假装忠于太子迫使楚国割地;既能帮楚王赶走太子,又能让太子尽快离开;既能离间孟尝君对苏秦的信任,又能让楚国封赏苏秦;既能让人游说孟尝君重用苏秦,又能让苏秦化解孟尝君的猜忌。

苏秦继续劝说孟尝君:”我听说计谋泄露就会失败,犹豫不决就难成大事。您现在扣留太子,不尽快得到东部土地,楚国一旦改变策略,您就会落得人财两空还背负恶名。”孟尝君说:”好。该怎么办?”苏秦说:”请让我去楚国,让他们立刻献地。只要交易达成,您就不会失败。”孟尝君同意派他出使。

苏秦对楚王说:”齐国想拥立太子。我看孟尝君扣留太子,就是想换取东部土地。如果大王不赶快献地,太子就会承诺割让更多土地换取齐国支持。”楚王说:”明白。”立即献出东部土地。这就是”迫使楚国立即割地”的策略。

苏秦又对孟尝君说:”楚国可以割让更多土地。”孟尝君问怎么做。苏秦说:”告诉太子实情,让他主动请求您支持,假装忠于太子。楚王知道后,会献出更多土地。”这就是”帮齐国索取更多土地”的计谋。

苏秦对太子说:”齐国支持您即位,楚王却想用土地换您留在齐国。只要您承诺加倍割地,齐国定会支持您。”太子说:”好。”果然提出更优厚的条件。楚王听说后恐慌不已,追加割地仍怕失败。这就是”假装忠于太子来勒索楚国”的手段。

苏秦又对楚王说:”齐国敢不断勒索,就是仗着有太子。只要赶走太子,齐国就没了借口。到时您结交强齐,他们定会答应。这样既除掉政敌又结交齐国。”楚王大喜:”愿以国事相托。”这就是”帮楚王赶走太子”的谋划。

苏秦最后对太子说:”真正掌权的是楚王,您只是空头筹码。等齐楚交好,您就危险了。”太子连夜逃走。这就是”让太子主动逃离”的计策。

接着苏秦派人挑拨孟尝君:”当初建议扣留太子的是苏秦,他并非真心为您,实际在帮楚国。现在他又劝走太子,实在可疑。”孟尝君果然大怒。这就是”离间孟尝君对苏秦信任”的方法。

又派人告诉楚王:”从扣留太子到帮您赶走太子,都是苏秦的功劳。现在他被孟尝君猜忌,正说明他心向楚国。”楚王于是封苏秦为武贞君。这就是”帮苏秦谋取楚国封赏”的策略。

再派景鲤劝孟尝君:”您能号令天下,是因善用人才。苏秦是当世奇才,若与他为敌等于自断贤路。如今他受楚王重用,您不如厚待他,就等于得到楚国支持。”孟尝君便重新重用苏秦。这就是”帮苏秦修复与孟尝君关系”的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