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四·秦攻韩之管
秦攻韩之管,魏王发兵救之。昭忌曰:“夫秦强国也,而韩、魏壤梁。不出攻则已,若出攻,非于韩也必魏也。今幸而于韩,此魏之福也。王若救之,夫解攻者,必韩之管也;致攻者,必魏之梁也。”魏王不听,曰:“若不因救韩,韩怨魏,西合于秦,秦、韩为一,则魏危。”遂救之.
秦果释管而攻魏。魏王大恐,谓昭忌曰:“不用子之计而祸至,为之奈何?”昭忌乃为之见秦王曰:“臣闻明主之听也,不以挟私为政,是参行也。愿大王无攻魏,听臣也。”秦王曰:“何也?”昭忌曰:“山东之众,时合时离,何也哉?”秦王曰:“不识也。”曰:“天下之合也,以王之不必也;其离也,以王之必也。今攻韩之管,国危矣,未卒而移兵于梁,合天下之从,无精于此者矣。以为秦之求索,必不可支也。故为王计者,不如齐赵,秦已制赵,则燕不敢不事秦,荆、齐不能独从。天下争敌于秦,则弱矣。”秦王乃止。

白话文

秦国攻打韩国的管城,魏王出兵救援。昭忌劝谏说:“秦国是强国,而韩、魏两国接壤。秦国不出兵则已,一旦出兵,不是打韩国就是打魏国。如今他们攻打韩国,这是魏国的幸运。大王如果去救援,解围的目标必定是韩国的管城;但招致战火的,必定是魏国的大梁。”魏王不听,说:“如果不救韩国,韩国会怨恨魏国,转而西向与秦国联合。秦韩一旦联手,魏国就危险了。”于是坚持出兵救援。

果然,秦国放弃管城,转而攻打魏国。魏王惊恐万分,对昭忌说:“我没听你的计策,大祸临头了,现在该怎么办?”昭忌便去拜见秦王,说:“我听说贤明的君主处理政务不掺杂私心,而是多方权衡。恳请大王停止攻打魏国,采纳我的建议。”秦王问:“为什么?”昭忌答道:“崤山以东六国时而联合时而分裂,您知道原因吗?”秦王说:“不清楚。”昭忌说:“天下合纵,是因为秦国没有明确目标;他们分裂,是因为秦国集中攻打一国。如今您先攻韩国的管城,韩国危在旦夕,却中途转攻魏国大梁——这简直是促使天下合纵的最佳策略。各国会认为秦国的索求永无止境,根本无法满足。所以我替您谋划,不如先稳住齐国和赵国。只要控制赵国,燕国就不敢不臣服;楚国和齐国也难以单独抗秦。天下诸侯若竞相与秦国为敌,您的霸业就会削弱。”秦王于是停止攻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