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四·八年谓魏王
八年,(阙文)谓魏王曰:“昔曹恃齐而轻晋,齐伐釐、莒而晋人亡曹。缯恃齐以悍越,齐和子乱而越人亡缯。郑恃魏以轻韩,伐榆关而韩氏亡郑。原恃秦、翟以轻晋,秦、翟年谷大凶而晋人亡原。中山恃齐、魏以轻赵,齐、魏伐楚而赵亡中山。此五国所以亡者,皆其所恃也。非独此五国为然而已也,天下之亡国皆然矣。夫国之所以不可恃者多,其变不可胜数也。或以政教不修,上下不辑,而不可恃者;或有诸侯邻国之虞,而不可恃者;或以年谷不登,稸积竭尽,而不可恃者;或化于利,比于患。臣以此知国之不可必恃也。今王恃楚之强,而信春中君之言,以是质秦,而久不可知。即春申君有变,是王独受秦患也。即王有万乘之国,而以一人之心为命也,臣以此为不完,愿王之熟计之也。”
白话文
魏王八年,有人对魏王说:“从前曹国倚仗齐国而轻视晋国,当齐国攻打釐、莒时,晋国趁机灭了曹国。缯国倚仗齐国对抗越国,齐国发生和子之乱时,越国就灭了缯国。郑国倚仗魏国而轻视韩国,魏国攻打榆关时,韩国趁机灭了郑国。原国倚仗秦国和翟国而轻视晋国,秦、翟两国遭遇荒年,晋国就灭了原国。中山国倚仗齐、魏而轻视赵国,齐、魏两国攻打楚国时,赵国灭了中山国。这五个国家灭亡的原因,都是因为所倚仗的靠山。不仅这五国如此,天下灭亡的国家都是这样。国家不可靠的因素很多,变数难以预料:有的是因为内政不修、上下不和而不可靠;有的是因为邻国诸侯的威胁而不可靠;有的是因为年成歉收、储备耗尽而不可靠;有的则因追逐利益、陷入祸患而背弃盟约。由此可知,国家绝不能盲目依赖外力。如今大王倚仗楚国的强大,轻信春申君的话,以此与秦国对抗,但后果难以预料。万一春申君变卦,大王将独自承受秦国的报复。即便魏国是万乘大国,却把命运系于一人之手,我认为这太不周全了。望大王深思熟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