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四·五国伐秦无功
五国伐秦无功,罢于成皋。赵欲构于秦,楚与魏、韩将应之,秦弗欲。苏代谓齐王曰:“臣以为足下见奉阳君矣。臣谓奉阳君曰:‘天下散而事秦,秦必据宋。魏冉必妒君之有阴也。秦王贪,魏冉妒,则阴不可得已矣。君无构,齐必攻宋。齐攻宋,则楚必攻宋,魏必攻宋,燕、赵助之。五国据宋,不至一二月,阴必得矣。得阴而构,秦虽有变,则君无患矣。若不得已而必构,则愿五国复坚约。愿得赵,足下雄飞,与韩氏大吏东免,齐王必无召呡也。使臣守约,若与有倍约者,以四国攻之。无倍约者,而秦侵约,五国复坚而宾之。今韩、魏与齐相疑也,若复不坚约而讲,臣恐与国之大乱也。齐、秦非复合也,必有踦重者矣。后合与踦重者,皆非赵之利也。且天下散而事秦,是秦制天下也。秦制天下,将何以天下为?臣愿君之蚤计也。
“天下争秦有六举,皆不利赵矣。天下争秦,秦王受负海内之国,合负亲之交,以据中国,而求利于三晋,是秦之一举也。秦行是计,不利于赵,而君终不得阴,一矣。
“天下争秦,秦王内韩珉于齐,内成阳君于韩,相魏怀于魏,复合衍交两王,王贲、韩他之曹,皆起而行事,是秦之一举也。秦行是计也,不利于赵,而君又不得阴,二矣。
“天下争秦,秦王受齐受赵,三强三亲,以据魏而求安邑,是秦之一举也。秦行是计,齐、赵应之,魏不待伐,抱安邑而信秦,秦得安邑之饶,魏为上交,韩必入朝秦,过赵已安邑矣,是秦之一举也。秦行是计,不利于赵,而君必不得阴,三矣。
“天下争秦,秦坚燕、赵之交,以伐齐收楚,与韩呡而攻魏,是秦之一举也。秦行是计,而燕、赵应之。燕、赵伐齐,兵始用,秦因收楚而攻魏,不一二月,魏必破矣。秦举安邑而塞女戟,韩之太原绝,下轵道、南阳、高,伐魏,绝韩,包二周,即赵自消烁①矣。国燥②于秦,兵分于齐,非赵之利也。而君终身不得阴,四矣。
“天下争秦,秦坚三晋之交攻齐,国破财屈,而兵东分于齐,秦按兵攻魏,取安邑,是秦之一举也。秦行是计也,君按救魏,是以攻齐之已弊,救与秦争战也;君不救也,韩、魏焉免西合?国在谋之中,而君有终身不得阴,五矣。
“天下争秦,秦按为义,存亡继绝,固危扶弱,定无罪之君,必起中山与胜焉。秦起中山与胜,而赵、宋同命,何暇言陶?六矣。故曰君必无讲,则阴必得矣。奉阳君曰:‘善。’乃绝和于秦,而收齐、魏以成取阴。”
白话文
五国联合攻打秦国未能成功,军队滞留在成皋一带。赵国想与秦国讲和,楚国、魏国、韩国也准备响应,但秦国并不愿意。苏代对齐王说:“我以为您已见过奉阳君了。我对奉阳君说:‘如果天下诸侯离散而臣服秦国,秦国必定会占据宋国。魏冉一定会嫉妒您拥有陶邑(阴)。秦王贪婪,魏冉善妒,那么陶邑您就得不到了。如果您不与秦国媾和,齐国一定会攻打宋国。齐国攻宋,楚国、魏国也会跟进,燕国、赵国则会协助。五国瓜分宋国,不出两个月,您一定能得到陶邑。拿到陶邑后再与秦国媾和,即使秦国变卦,您也无后顾之忧。如果迫不得已必须媾和,那就希望五国重新巩固盟约。希望联合赵国,由您主导,与韩国重臣东进,齐王必定不会召回韩呡。让我来监督盟约执行——若有违约者,其他四国共讨之;若无违约而秦国破坏盟约,五国就联合抵制。如今韩、魏与齐国互相猜疑,若再不巩固盟约而急于讲和,我担心盟国会大乱。齐秦若非彻底联合,必有一方占据优势。无论它们重新结盟还是某一方独大,都对赵国不利。况且天下诸侯离散而臣服秦国,等于让秦国控制天下。秦国掌控天下,赵国还有什么作为?望您早做决断。’
“天下诸侯争相事秦有六种动向,都对赵国不利:
其一,诸侯争附秦国时,秦王接纳背弃盟约的国家,联合曾经的敌对势力,控制中原,向三晋(韩赵魏)索取利益。秦国这样做,赵国受损,您也永远得不到陶邑。
其二,秦王让韩珉到齐国为官,派成阳君入韩为相,任魏怀为魏相,重新联合衍、交两派势力,启用王贲、韩他等亲秦官员。秦国这一举动,同样损害赵国,您还是得不到陶邑。
其三,秦王同时拉拢齐、赵,形成三强联合之势,借此控制魏国,索要安邑。秦国此计若成,齐赵响应,魏国不敢抵抗,会献出安邑投靠秦国。秦国获得富庶的安邑后,魏国成为其首要盟友,韩国必然臣服。秦国掌控安邑后,赵国将受压制。此举对赵不利,您依然得不到陶邑。
其四,秦国巩固与燕赵关系,联合伐齐拉拢楚国,再联合韩呡攻打魏国。此计若行,燕赵响应攻齐。战事刚起,秦国就联合楚国攻魏,不出两月魏国必亡。秦占安邑、封锁女戟,切断韩国与太原的联系,攻占轵道、南阳、高,灭魏后包围两周,赵国将自行衰亡。国力被秦国消耗,兵力分散于齐,这对赵极其不利,您终生与陶邑无缘。
其五,秦国促使三晋联合攻齐,待各国国力耗尽、兵力东调时,突然发兵攻魏夺取安邑。此时您若救魏,等于用已疲敝的军队与秦对抗;若不救,韩魏必西投秦国。赵国陷入被动,您永远得不到陶邑。
其六,秦国假装行义,复兴已灭之国,扶持危弱之邦,为无罪的君主复国,必定恢复中山与胜(小国)。中山复国后,赵国将与宋国同命运,更别提陶邑了。
所以说,只要您坚持不与秦国媾和,就一定能得到陶邑。”奉阳君听后说:“好。”于是断绝与秦国的和谈,联合齐、魏共同谋取陶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