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三·富丁欲以赵合齐魏
富丁欲以赵合齐魏,楼缓欲以赵合秦楚。富丁恐主父之听楼缓而合秦、楚也。
司马浅为富丁谓主父曰:“不如以顺齐。今我不顺齐伐秦,秦、楚必合而攻韩、魏。韩、魏告急于齐,齐不欲伐秦,必以赵为辞,则伐秦者赵也,韩、魏必怨赵。齐之兵不西,韩必听秦违齐。违齐而亲,兵必归于赵矣。今我顺而齐不西,韩、魏必绝齐,绝齐则皆事我。且我顺齐,齐无而西。日者楼缓坐魏三月,不能散齐、魏之交。今我顺而齐、魏果西,是罢齐敝秦也,赵必为天下重国。”主父曰:“我与三国攻秦,是俱敝也。”曰:“不然。我约三国而告之秦,以未构中山也。三国欲伐秦之果也,必听我,欲和我。中山听之,是我以王因饶中山而取地也。中山不听,三国必绝之,是中山孤也。三国不能和我,虽少出兵可也。我分兵而孤乐中山,中山必亡。我已亡中山,而以余兵与三国攻秦,是我一举而两取地于秦、中山也。”
白话文
富丁想让赵国联合齐国、魏国,而楼缓则主张赵国联合秦国、楚国。富丁担心主父(赵武灵王)会听从楼缓的建议与秦、楚结盟。
司马浅替富丁向主父进言说:“不如顺从齐国。如果我们现在不联合齐国讨伐秦国,秦、楚必定联手攻打韩、魏。韩、魏向齐国求救,齐国若不愿伐秦,一定会推说责任在赵国,那么伐秦的矛头就会指向赵国,韩、魏必然怨恨赵国。如果齐国不向西出兵,韩国必定倒向秦国而背弃齐国。一旦韩国背齐亲秦,战火必然转向赵国。但如果我们顺从齐国,而齐国不向西出兵,韩、魏就会与齐国断交,转而依附赵国。况且,我们顺从齐国,齐国未必真会西进。之前楼缓在魏国待了三个月,都没能拆散齐、魏联盟。如今我们顺从齐国,若齐、魏果真西进攻秦,就能消耗齐、秦两国的力量,赵国必将成为天下举足轻重的强国。”
主父说:“如果我们联合齐、魏、韩三国攻秦,大家都会受损。”司马浅答道:“并非如此。我们可以先与三国结盟,同时向秦国透露,说赵国尚未与中山国和解。三国若决心伐秦,必定会听从我们,希望我们与中山国和解。如果中山国同意,我们就能借机向中山索要土地;如果中山国拒绝,三国就会孤立中山,使其陷入困境。即使三国不愿与我们和解,我们只需象征性出兵即可。我们分兵牵制中山,中山必亡。等灭了中山,再用剩余兵力联合三国攻秦,这样我们就能一举从秦国和中山两国夺取土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