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四·三国攻秦入函谷
三国攻秦,入函谷。秦王谓楼缓曰:“三国之兵深矣,寡人欲割河东而讲。”对曰:“割河东,大费也;免于国患,大利也。此父兄之任也。王何不召公子池而问焉?”
王召公子池而问焉,对曰:“讲亦悔,不讲亦悔。”王曰:“何也?”对曰:“王割河东而讲,三国虽去,王必曰:‘惜矣!三国且去,吾特以三城从之。’此讲之悔也。王不讲,三国入函谷,咸阳必危,王又曰:‘惜矣!吾爱三城而不讲。’此又不讲之悔也。”王曰:“钧吾悔也,宁亡三城而悔,无危咸阳而悔也。寡人决讲矣。”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,之兵乃退。
白话文
三国联军攻打秦国,攻入了函谷关。秦王对楼缓说:”敌军已深入国境,我打算割让河东地区来求和。”楼缓答道:”割让河东确实代价巨大,但能避免国家危难,又是极大的利益。这等军国大事该与宗室重臣商议,大王何不召见公子池征询意见?”
秦王召见公子池询问对策,公子池回答:”无论求和与否,大王都将后悔。”秦王追问原因,公子池解释道:”若割让三城求和,三国退兵后,大王定会感叹’可惜啊!敌军本要撤退,我却白白送上三座城池’——这是求和的悔恨。若不求和,三国攻破函谷直逼咸阳,大王又会懊悔’可惜啊!因吝惜三城不肯议和,导致国都危急’——这是不求和的悔恨。”
秦王权衡后说:”既然同样要后悔,我宁愿失去三城而后悔,也不愿让咸阳陷于险境而后悔。”最终派公子池以割让三城为条件与三国议和,联军这才退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