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一·苏秦始将连横
苏秦始将连横,说秦惠王曰:“大王之国,西有巴、蜀、汉中之利,北有胡貉、代马之用,南有巫山、黔中之限,东有肴、函之固。田肥美,民殷富,战车万乘,奋击百万,沃野千里,蓄积饶多,地势形便,此所谓天府,天下之雄国也。以大王之贤,士民之众,车骑之用,兵法之教,可以并诸侯,吞天下,称帝而治。愿大王少留意,臣请奏其效。”
秦王曰:“寡人闻之,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,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,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,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。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面庭教之,愿以异日。”
苏秦曰:“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。昔者神农伐补遂,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,尧伐驩兜,舜伐三苗,禹伐共工,汤伐有夏,文王伐崇,武王伐纣,齐桓任战而伯天下。由此观之,恶有不战者乎?古者使车毂击驰,言语相结,天下为一;约从连横,兵革不藏;文士并饬,诸侯乱惑;万端俱起,不可胜理;科条既备,民多伪态;书策稠浊,百姓不足;上下相愁,民无所聊;明言章理,兵甲愈起;辩言伟服,战攻不息;繁称文辞,天下不治;舌弊耳聋,不见成功;行义约信,天下不亲。于是,乃废文任武,厚养死士,缀甲厉兵,效胜于战场。夫徒处而致利,安坐而广地,虽古五帝、三王、五伯,明主贤君,常欲坐而致之,其势不能,故以战续之。宽则两军相攻,迫则杖戟相撞,然后可建大功。是故兵胜于外,义强于内;威立于上,民服于下。今欲并天下,凌万乘,诎敌国,制海内,子元元,臣诸侯,非兵不可。今之嗣主,忽於至道,皆悯于教,乱于治,迷于言,惑于语,沈于辩,溺于辞。以此论之,王固不能行也。”
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。黑貂之裘弊,黄金百斤尽,资用乏绝,去秦而归。羸滕履蹻,负书担櫜,形容枯槁,面目犁黑,状有归色。归至家,妻不下紝,嫂不为炊,父母不与言。苏秦喟叹曰:“妻不以我为夫,嫂不以我为叔,父母不以我为子,是皆秦之罪也。”乃夜发书,陈箧数十,得太公阴符之谋,伏而诵之,简练以为揣摩。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。曰:“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,取卿相之尊者乎?”期年揣摩成,曰:“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。”
于是乃摩燕乌集阙,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,抵掌而谈。赵王大悦,封为武安君。受相印,革车白乘,锦绣千纯,白壁百双,黄金万溢,以随其后,约从散横,以抑强秦。
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。当此之时,天下之大,万民之众,王侯之威,谋臣之权,皆欲决苏秦之策。不费斗粮,未烦一兵,未战一士,未绝一弦,未折一矢,诸侯相亲,贤于兄弟。夫贤人在而天下服,一轼撙衔,横历天下,廷说诸侯之王,杜左右之口,天下莫之能伉。
将说楚王,路过洛阳,父母闻之,清宫除道,张乐设饮,郊迎三十里。妻侧目而视,倾耳而听;嫂蛇行匍伏,四拜自跪而谢。苏秦曰:“嫂何前倨而后卑也?”嫂曰:“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。”苏秦曰:“嗟乎!贫穷则父母不子,富贵则亲戚畏惧。人生世上,势位富贵,盖可忽乎哉!”
白话文
苏秦起初主张连横策略,游说秦惠王说:“大王的国家,西面有巴、蜀、汉中的丰饶物产,北面有胡貉、代马的资源可用,南面有巫山、黔中的险阻屏障,东面有崤山、函谷关的坚固关隘。土地肥沃,百姓富足,战车上万辆,精兵上百万,沃野千里,储备充足,地势便利,这真是天府之国,天下的强国啊!凭借大王的贤明、百姓的众多、车马的充足、兵法的训练,完全可以兼并诸侯,一统天下,称帝治国。希望大王稍加留意,请允许我陈述此事的成效。”
秦王说:“我听说,羽毛未丰的鸟不能高飞,法令未成时不能惩罚,道德不深厚不能役使百姓,政教不顺畅不能劳烦大臣。如今先生郑重其事不远千里来指教我,还是改日再谈吧。”
苏秦说:“我本就怀疑大王不会采纳我的主张。从前神农讨伐补遂,黄帝在涿鹿擒杀蚩尤,尧讨伐驩兜,舜讨伐三苗,禹讨伐共工,商汤讨伐夏桀,周文王讨伐崇国,周武王讨伐商纣,齐桓公靠战争称霸天下。由此可见,哪有不战而成就大业的?古时各国使者车轮相碰往来结盟,天下亲如一家;后来合纵连横兴起,战事不断;文士巧言饰辞,诸侯困惑;各种问题丛生,难以处理;法令条文完备,百姓却多伪诈;文书繁杂,百姓贫困;上下互相埋怨,民不聊生;道理讲得冠冕堂皇,战事反而更多;身着华服雄辩滔滔,攻伐却不停止;繁文缛节,天下依然混乱;说者唇焦舌敝,听者耳朵生茧,仍不见成效;提倡道义诚信,天下依旧疏离。于是只好弃文用武,厚养敢死之士,整备甲胄兵器,在战场上决胜负。若空坐就能获利,安坐就能拓土,即使五帝、三王、五霸这样的明君贤主,也常想坐享其成,但形势不允许,所以用战争解决问题。两军对峙远则互攻,近则短兵相接,这样才能建立大功。因此对外靠武力取胜,对内靠仁义强盛;君主树立威信,百姓自然服从。如今想要兼并天下,凌驾万乘之国,使敌国屈服,统治海内,抚育百姓,臣服诸侯,非用武力不可!现在的君主忽视这一根本道理,不明教化,治国混乱,迷惑于言论,沉溺于辩辞。由此看来,大王确实不会采纳我的主张。”
苏秦十次上书游说秦王未果。黑貂皮衣穿破了,百斤黄金用尽了,资财耗尽,只好离开秦国回家。他绑着裹腿,穿着草鞋,背着书箱,挑着行囊,面容憔悴,脸色黝黑,神情羞愧。回到家时,妻子不下织机,嫂子不给他做饭,父母不和他说话。苏秦长叹道:“妻子不把我当丈夫,嫂子不把我当小叔,父母不把我当儿子,这都是秦国的过错啊!”于是连夜翻出几十箱书籍,找到姜太公的《阴符》谋略,埋头苦读,反复钻研。读书困倦时,就用锥子刺大腿,鲜血流到脚上。他说:“哪有游说君主却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、赐予卿相尊位的?”一年后揣摩有成,说道:“这下真能说服当代的君主了!”
于是他来到燕乌集阙,在华丽的宫殿里拜见赵王,两人谈得拍手相合。赵王非常高兴,封他为武安君,授予相印,赐予百辆兵车、千匹锦绣、百双白璧、万镒黄金,让他推行合纵策略,瓦解连横联盟,抑制强秦。
苏秦在赵国为相时,函谷关交通断绝。此时天下之大,万民之多,王侯之威,谋臣之权,都取决于苏秦的策略。不费一斗粮,不劳一兵一卒,未断一弓弦,未折一支箭,就使诸侯亲睦胜过兄弟。贤人当权,天下归服;一人乘车驰骋,纵横天下,在朝堂上游说诸侯,左右无人能反驳。
后来苏秦将去游说楚王,路过洛阳。父母听说后,打扫房屋,清理道路,奏乐设宴,到三十里外迎接。妻子不敢正视,侧耳倾听;嫂子匍匐蛇行,跪地拜谢。苏秦问:“嫂子为何从前傲慢现在谦卑?”嫂子答:“因为小叔子如今地位尊贵又有钱。”苏秦叹道:“唉!贫穷时父母不认儿子,富贵时亲戚都敬畏。人活在世上,权势富贵,怎么能忽视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