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二·秦召燕王
秦召燕王,燕王欲往。苏代约燕王曰:“楚得枳而国亡,齐得宋而国亡,齐、楚不得以有枳、宋事秦者,何也?是则有功者,秦之深雠也。秦取天下,非行义也,暴也。
“秦之行暴于天下,正告楚曰:‘蜀地之甲,轻舟浮于汶,乘夏水而下江,五日而至郢。汉中之甲,乘舟出于巴,乘夏水而下汉,四日而至五渚。寡人积甲宛,东下随,知者不及谋,勇者不及怒,寡人如射隼矣。王乃待天下之攻函谷,不亦远乎?’楚王为是之故,十七年事秦。
“秦正告韩曰:‘我起乎少曲,一日而断太行。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,二日而莫不尽繇。我离两周而触郑,五日而国举。’韩氏以为然,故事秦。
“秦正告魏曰:“我举安邑,塞女戟,韩氏、太原卷。我下枳,道南阳、封、冀,包两周,乘夏水,浮轻舟,强弩在前,銛戈在后。决荣口,魏无大梁;决白马之口,魏无济阳;决宿胥之口,魏无虚、顿丘。陆攻则击河内,水攻则灭大梁。’魏氏以为然,故事秦。
“秦欲攻安邑,恐齐救之,则以宋委于齐,曰:‘宋王无道,为木人以写寡人,射其面。寡人地绝兵远,不能攻也。王苟能破宋有之,寡人如自得之。’已得安邑,塞女戟,因以破宋为齐罪。
“秦欲攻齐,恐天下救之,则以齐委于天下曰:‘齐王四与寡人约,四欺寡人,必率天下以攻寡人者三。有齐无秦,无齐有秦,必伐之,必亡之!’已得宜阳、少曲,致蔺、石,因以破齐为天下罪。
“秦欲攻魏,重楚,则以南阳委于楚曰:‘寡人固与韩且绝矣!残均陵,塞鄳隘,苟利于楚,寡人如自有之。’魏弃与国而合于秦,因以塞鄳隘为楚罪。
“兵困于林中,重燕、赵,以胶东委于燕,以济西委于赵。赵得讲于魏,至公子延,因犀首属行而攻赵。兵伤于离石,遇败于马陵,而重魏,则以叶、蔡委于魏。已得讲于赵,则劫魏,魏不为割。困则使太后、穰侯为和,赢则兼欺舅与母。适燕者曰:‘以胶东。’适赵者曰:‘以济西。’适魏者曰:‘以叶、蔡。’适楚者曰:‘以塞鄳隘。’适齐者曰:‘以宋。’此必令其言如循环,用兵如刺蜚绣,母不能制,舅不能约。龙贾之战,岸门之战,封陆之战,高商之战,赵庄之战,秦之所杀三晋之民数百万。今其生者,皆死秦之孤也。西河之外、上雒之地、三川,晋国之祸,三晋之半。秦祸如此其大,而燕、赵之秦者,皆以争事秦说其主,此臣之所大患。”
燕昭王不行,苏代复重于燕。燕反约诸侯从亲,如苏秦时,或从或不,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。代、厉皆以寿死,名显诸侯。
白话文
秦国召见燕王,燕王打算前往。苏代劝阻燕王说:“楚国得到枳地却导致国家危亡,齐国吞并宋国却招致灭亡。齐、楚两国不能因为占有枳、宋而真正臣服秦国,为什么呢?因为凡是立下功业的国家,都是秦国深恨的敌人。秦国夺取天下,不是靠推行仁义,而是靠暴力。
“秦国在天下施行暴政,曾公开警告楚国:‘蜀地的军队,乘轻舟从汶水出发,借着夏季水势顺长江而下,五天就能抵达郢都。汉中的军队,乘船从巴水出发,借着夏季水势顺汉水而下,四天就能到达五渚。我在宛地集结军队,向东直逼随邑,智者来不及谋划,勇士来不及发怒,我就像射隼一样迅捷。大王还想等诸侯联军攻打函谷关来救援,不是太晚了吗?’楚王因此畏惧,十七年来一直臣服秦国。
“秦国又公开警告韩国:‘我从少曲发兵,一天就能切断太行通道。我从宜阳进军,直逼平阳,两天就能让韩国全境震动。我穿越东周、西周之地,直扑新郑,五天就能攻占韩国。’韩国信以为真,因此臣服秦国。
“秦国还公开警告魏国:‘我攻占安邑,封锁女戟要塞,韩国太原一带就会动摇。我夺取枳地,控制南阳、封、冀二城,包围东周、西周,借着夏季水势,乘轻舟突袭,强弩开路,利戈殿后。一旦决开荥泽水口,魏都大梁将成汪洋;决开白马渡口,济阳将淹没;决开宿胥口,虚、顿丘将不复存在。陆路进攻可横扫河内,水攻则能毁灭大梁。’魏国信以为真,因此臣服秦国。
“秦国想攻打安邑,又怕齐国救援,就把宋国抛给齐国当诱饵,说:‘宋王暴虐无道,刻木人写上我的名字天天射脸。我路途遥远不便出兵,大王若能灭宋占其地,对我如同亲自得手。’等秦国拿下安邑、封锁女戟后,反而指责齐国灭宋是罪过。
“秦国想攻打齐国,又怕诸侯救援,就嫁祸于齐国说:‘齐王四次与我立约,四次背信弃义,还三次策划诸侯联军攻秦。有齐无秦,有秦无齐,必须消灭它!’等秦国夺取宜阳、少曲,占领蔺、石两地后,反而把攻齐的罪名扣给诸侯。
“秦国想打魏国,为安抚楚国,就把南阳抛给楚国说:‘我本要与韩国绝交了!你夺取均陵,封锁鄳隘,只要对楚有利,就像我得手一样高兴。’等魏国抛弃盟国倒向秦国,秦国反而指责楚国封锁鄳隘是罪过。
“秦军在林中受困时,为拉拢燕赵,把胶东许给燕国,济西许给赵国。等赵国与魏国讲和,秦国立刻派公孙衍挑拨联军攻赵。秦军在离石遭挫,在马陵战败,为拉拢魏国,又把叶、蔡抛给魏国。等与赵国讲和后,立刻胁迫魏国割地,魏国拒绝时,秦国就派太后、穰侯出面调和。得势时连舅父(穰侯)和母亲(太后)都欺骗。对燕国使者说‘给胶东’,对赵国说‘给济西’,对魏国说‘给叶、蔡’,对楚国说‘开放鄳隘’,对齐国说‘灭宋’。这些承诺像转圈一样循环作废,用兵却像绣花般精细。母亲管不住,舅父约束不了。龙贾之战、岸门之战、封陵之战、高商之战、赵庄之战,秦国屠杀三晋百姓数百万。如今活着的,都是死于秦军之手的遗孤。西河之外、上雒之地、三川,这些晋国故土已沦陷大半。秦国祸害如此深重,而燕赵的亲秦派还在鼓动君主竞相事秦,这正是我最忧虑的。”
燕昭王最终没有赴约,苏代重新受到重用。燕国转而联合诸侯合纵抗秦,虽成效参差,但天下从此推崇苏氏倡导的合纵策略。苏代、苏厉都得享天年,名扬诸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