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·犀首立五王
犀首立五王,而中山后持。齐谓赵、魏曰:“寡人羞与中山并为主,愿与大国伐之,以废其王。”中山闻之,大恐。召张登而告之曰:“寡人且王,齐谓赵、魏曰,羞与寡人并为王,而欲伐寡人。恐亡其国,不在索王。非子莫能吾救。”登对曰:“君为臣多车重币,臣请见田婴。”中山之君遣之齐。见婴子曰:“臣闻君欲废中山之王,将与赵、魏伐之,过矣。以中山之小,而三国伐之,中山虽益废王,犹且听也。且中山恐,必为赵、魏废其王而务附焉。是君为赵、魏驱羊也,非齐之利也。岂若中山废其王而事齐哉?” 田婴曰:“奈何?”张登曰:“今君召中山,与之遇而许之王,中山必喜而绝赵、魏。赵、魏怒而攻中山,中山急而为君难其王,则中山必恐,为君废王事齐。彼患亡其国,是君废其王而亡其国,贤于为赵、魏驱羊也。”田婴曰:“诺。”张丑曰:“不可。臣闻之,同欲者相憎,同忧者相亲。今五国相与王也,负海不与焉。此是欲皆在为王,而忧在负海。今召中山,与之遇而许之王,是夺五国而益负海也。致中山而塞四国,四国寒心,必先与之王而故亲之。是君临中山而失四国也。且张登之为人也,善以微计荐中山之君久矣,难信以为利。”
田婴不听。果召中山君而许之王。张登因谓赵、魏曰:“齐欲伐河东。何以知之?齐羞与中山之为王甚矣,今召中山,与之遇而许之王,是欲用其兵也。岂若令大国先与之王,以止其遇哉?”赵、魏许诺,果与中山王而亲之。中山果绝齐而从赵、魏。
白话文
犀首(公孙衍)联合五国称王,但中山国最后才参与。齐王对赵、魏两国说:“我以与中山这样的小国并列为王为耻,愿与你们一起讨伐它,废掉它的王号。”中山国君得知后非常恐慌,召见大臣张登说:“我即将称王,可齐国对赵、魏说羞于与我同列,还想联合攻打我。我担心国家灭亡,不敢再求王号。除了你,没人能救我。”张登回答:“请君主多备车马财物,我愿去见齐国相国田婴。”中山君便派他出使齐国。
张登见到田婴说:“听说您想废掉中山的王号,还要联合赵、魏攻打它,这可就错了。中山国小,若三国合力攻打,它即使放弃王号也只得屈服。但中山一旦害怕,必定会投靠赵、魏以求自保。这等于您替赵、魏赶羊,对齐国有什么好处?不如让中山主动废王依附齐国。”田婴问:“具体怎么做?”张登说:“您可邀请中山君会面,许诺支持他称王,中山必定欣喜而与赵、魏断交。赵、魏恼怒来攻,中山危急时您再表示难以支持其称王,中山恐惧之下就会废王依附齐国。这样既让它放弃王号,又使它面临亡国之危,总比替赵、魏做嫁衣强。”田婴点头同意。
但齐臣张丑劝阻道:“不可!我听说有共同欲望的人会互相嫉妒,有共同忧患的人会彼此亲近。如今五国相继称王,唯独齐国(负海大国)未参与。五国表面上都想称王,实则担忧齐国反对。若此时拉拢中山许诺王位,等于削弱五国联盟而增强齐国。您亲近中山却得罪其他四国,四国心寒,必定抢先承认中山王位以拉拢它。这样您虽控制中山,却会失去四国。何况张登此人一向用诡计为中山君谋利,不可轻信。”
田婴不听劝告,执意召见中山君并许诺支持其称王。张登随即对赵、魏两国说:“齐国准备攻打你们河东地区!怎么知道的?齐国极度厌恶与中山并立为王,如今却主动拉拢中山,分明是想利用中山的兵力。不如你们先承认中山王位,阻止它与齐国联合!”赵、魏果然承认中山王号并与之交好。中山最终背弃齐国,投靠了赵、魏。